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足迹 | 黄星华:母校,你是我一生的情结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2日 00:00    作者: 佚名  点击:

活动背景:

玉林师范学院建校以来,立足桂东南,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在农村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办学70余年,学校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扎根农村,服务地方,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我校“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去了解这些优秀校友的故事。

校友简介

黄星华,女,中共党员,2002年考入玉林师范学院数计系大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2007年毕业,现任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第三初级中学团委副书记,信息技术老师。

黄星华毕业照

1、请谈谈您在玉林师范学院学习的感受,以及在玉师学习的这段经历对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要感谢母校给我这次访谈的机会,很荣幸和我亲爱的校友们分享我在玉师学习的经历。

2002年10月,我开始了在玉林师范学院数计系大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的学习。在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好目标,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考上玉林师范学院的本科,当时玉师有“3+2”专升本的机会。在玉师读书时,我在玉师西校区学习了两年,在东校区学习了三年,我一共在玉师学习了五年,五年里玉师让我慢慢成长,让我的学识不断地提升,眼界也在不断扩大,使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不断地在提高,五年里基本每个学期都获得一等奖学金,荣获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专科毕业和本科毕业我都荣获了玉林师范学院和广西自治区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我觉得有计划、有梦想、有毅力、有恒心才会实现人生目标,我就读的是师范类的专业,毕业后打算从事教育类的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培育出优秀的学生,自己除了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的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玉师上课时我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去书法协会练习书法,或是和同学打球,积极参与班级、学院各项活动,利用周末或是寒暑假进行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使自己的学习、生活丰富起来,有意义地过好每一天。

在玉师五年,我收获了我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专业知识,让我今天能在自己的教育岗位发挥自如,教有所成;在玉师五年,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让我收获了深厚的同学友谊;在玉师五年,我得到了各位恩师的栽培和指导,成就了今天自信、自强、自律的我。再次感谢我的母校玉林师范学院。

2、您认为什么是玉师精神?

在玉师五年的学习和生活,我深刻体会到玉师精神对我的鼓舞与激励,我认为玉师精神是以人为本、多元化发展、立德树人、科研兴校、创造社会型有用人才、创新教育理念和自立自强,和谐共进。

3、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个在母校期间关于校园逸趣、恩师风范、同窗情谊的故事?

校园逸趣:2004年秋季期的一个周六早上,在玉林师范西校区阶梯教室,戏剧协会举行了会员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节目精彩有趣。有些会员表演了《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戏剧;有霹雳舞表演;有独唱;有弹吉他表演,还有为电影某个情节里的演员配音……我记得当时自己鼓起勇气举手参与了电影配音节目,我为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秋香的角色进行配音,赢得了一个笔记本和一个布娃娃,当时可开心了。那是我在母校过得难忘而快乐、有趣的周末。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留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同窗情谊:在玉林师范学院读书让我收获较大的事情之一就是同学间的情谊。计专02级的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努力好学。我家是在玉林农村,家中耕种有5亩多的稻田,2002年秋收的时候,在周末,班长组织了20几个同学来到我家帮忙收割稻谷,那场面壮观热闹,村民都羡慕地对我的家人说我有一群好同学,对同学们的帮忙我心存感激。由于同学的热心帮助,半天时间就把稻谷收割完成了,男同学还把一袋袋的稻谷扛回到我家的楼顶,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衣服被汗水湿透,脸被晒红,他们可爱的身影让我感动不已,有如此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同学,我感到很幸福,这种友谊是无价的。对咱们班的同学我一直心存感激,在生活中只要同学需要帮助,我会尽自己的努力伸出援助之手。

4、毕业后,您是否曾回母校看看?母校的变化给您什么样的感受?

因为家在玉林,2007年毕业后,我曾回过母校十来次,每次回去,走到校门口,回眸校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了母校的未来和希望,心中无限感慨。母校,你是我一生的情结。看到母校越来越好越美,作为玉师学生觉得无比幸福、无比骄傲。现在母校变化很大,教学楼、宿舍楼比以前多了,校园美化比以前更美了,新的图书馆设计独特、大气!校园里师弟师妹有的在草坪聊天玩耍;有的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有的在教室、图书馆看书写作业……看到校园的人与事,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十年前,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场景,让我感慨万分。母校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给予我们的是无法衡量的价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品德和行为,在校期间都得到了不断提升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得益于老师们的责任心和她们为人处事的感染力。祝福您母校,祝母校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成为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沃土。

5、作为桂东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以及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四所试点院校之一,您认为母校未来的发展有哪些优势和特色?请谈谈您对母校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母校——玉林师范学院,作为桂东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作为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四所试点院校之一和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她的办学理念有特色: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她的教育模式有特色:制定培养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机制保障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创了创新创业工作新局面。

母校始终坚持把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助推双创人才培养。1.改革治理结构,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在保持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对接玉林产业结构,学校优化调整了8个二级学院。2.完善专业建设的模式和机制。3.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4.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5.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6.探索卓越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助力双创健康发展。1.提供组织、制度与经费保障。2.打造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实践平台。3.深化校校、校企、校地“三个协同”的育人机制。4.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三)共享双创丰硕成果,再谱转型发展华章。凝心聚力谋发展,乘势而上求跨越。

母校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应该坚定办学理念,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希望母校能够在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方面继续努力,要让专业结合实际,要往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转型,培养符合现代需要、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无论在任何时候,学校都应该要在发展中总结经验,在教学上,学校不要放松本科教育,要抓基础性的本科教学,严格落实本科教学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现代需要、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自己的成长进步和幸福离不开母校和老师的培养与教育,我会常怀感恩之心,积极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祝愿母校越办越好,越办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