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玉林师范学院建校以来,立足桂东南,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在农村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办学70余年,学校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扎根农村,服务地方,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我校“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去了解这些优秀校友的故事。
校友简介
黄江泉,男,1985年考入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毕业后曾在红茂矿务局第一中学、桂平市西山一中、桂平市南木一中工作。现任桂平市南木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广西特级教师、广西优秀教师,第三批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坊主,2014年7月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广西首批“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专家库成员,被贵港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五批贵港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享受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教师”。
1、请谈谈您在玉林师范学院学习的感受,以及在玉师学习的这段经历对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什么影响。
黄江泉:抹去了追求的失落,打下了成长的基础。进玉师不是我的大学梦,当老师也不是我的人生梦。所以,当接到玉师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内心是失落的,直到走进了校园,仍然感到人生太不如意了。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第一次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老师一句“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的时候,要学会改变对现实的看法”深情寄语,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思想和态度,相信了从事教育工作也可以有所作为。从此,我安定了玉师的学习,愉快投入到了校园的生活中,不断品尝到了校园生活的喜悦与收获:三年不用挂科,初等数学竞赛一等奖,一年的生活委员为同学提供的点滴服务……特别是三年我养成了广泛阅读和不断接受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知识和方法的习惯,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进一步坚定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使自己走上讲台后非常顺利,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应对从容,让自己在教师专业的道路上快速成长,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这都得益于玉师的学习,得益于玉师的培养。
2、您认为什么是玉师精神?
黄江泉:我觉得,玉师最可贵的精神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在当年,玉师确实不算什么名牌大学,考上玉师也不算什么优秀生。但玉师的教育却给了我们一种奋起直追的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植入了教师也可大有作为的思想,特别是以许多成功校友为例子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
3、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个在母校期间关于校园逸趣、恩师风范、同窗情谊的故事?
黄江泉:大学是一个充满才华、学问的地方,每一位老师都可以称得上是才华横溢,或者是学识的广博,或者是专业的精深,或者是思想的深睿,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其中罗喜江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处世哲学对我的影响就让我终身不忘。不甘心就读师专,是我们那一代玉师学生普遍的思想现状。所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是罗老师对我们的思想现状进行分析后对我们提出了“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的时候,要学会改变对现实的看法”的深情寄语,引领我们逐步认识玉师的发展前景和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他的思想真的一直影响着我,影响着我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社会,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
4、毕业后,您是否曾回母校看看?母校的变化给您什么样的感受?
黄江泉:在母校60年校庆和2015年暑假,两次回到了母校,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深感骄傲和自豪,母校正在向一所现代化大学迈进。
5、作为桂东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以及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四所试点院校之一,您认为母校未来的发展有哪些优势和特色?请谈谈您对母校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黄江泉:师范性是玉师的根。因此,在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中,我觉得始终应该保留师范性,为地方教育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教师先行。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