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一艺尖,吃穿天”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1日 00:00    作者: 佚名  点击:

阴晴木马,浑身是胆雄赳赳……”。11月27日,学院西区学术报告厅内传出了京剧的豪迈腔音,现场掌声阵阵,笑声连连。在学院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我院校友华侨大学教授马华祥博士送上自己的祝福,并给在校的学子们进行了以“戏曲教学与欣赏”为主题的学术演讲,使学生们“饱尝”了一场戏曲的盛宴,近距离感受了中国古典戏曲的魅力。

讲座结束后,马华祥博士和记者诉说起他对母校的情谊。这位我院中文系七七级校友,谈及在玉师的求学生涯,感触颇多,满含了对母校的深切感恩之情。“最大的收获在玉师”

“值此感恩节和玉师五十华诞之际,我首先要向曾经教育我指导我的恩师们致敬。尤其要感谢曾宪森老先生,在我的求学路上,他曾给了我很大的启迪。”马华祥博士回忆起在玉师的生活时激动不已,“玉师当初只是个专科学校,但她和其中的教师们,却为我往后的探索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最大收获就在玉师。”

在演讲中,马教授丰富的表情和亲切的肢体语言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两鬓斑白,但却精神焕发。博学的外表,朴实的语言和幽默诙谐的措词,更彰显出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平易近人的个性。他在采访中回忆说,在玉师求学,两年八个月的大学生活给他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全年级3个班挤在工字型楼的一间大教室上课,中青年学子全神贯注地听课,做笔记,没有逃课,没有私语,没有督学,像宗教信徒听宣教那般虔诚,把箴言默记。我想这就是母校的学风吧。我把它当宝。”

“文化不仅可以美容,还能增进人的素养,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受用一生。马华祥博士告诉记者,在师专时他每天泡图书馆,翻阅关于戏曲的书籍,有关莎士比亚、关汉卿等著名大师的戏曲,他看了不下三遍,对莎士比亚的作品尤其感兴趣,其中的台词他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信手拈来。其它相关的书籍翻阅的次数也很频繁。“大量知识的积累,为我以后选择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马华祥博士说,他还曾经是宣传队的演员,一有机会就跟着队伍演出。从编写剧本到为剧本谱曲再到演唱表演,他都全权负责到底。他坦言,其实自己的强项并非戏曲,而是古代文学,但就是对戏曲的浓厚兴趣并一度阅览关于戏曲的大量书籍,加上演出的实践,促使他逐渐走上了深入探索戏曲的道路。求学与教学齐头并进1981年,马华祥结束了在玉师的求学生涯,毕业被分配到广西洛东水力发电厂子弟中学任教。1983年春又到宜山县一中任教。所谓“求学无止境”,在几年的教学中,他深刻意识到自身文化尚需不断增进,强烈的追求之心和对戏曲的浓厚兴趣促使他再次努力畅游学海。他将中华的古典文化“戏曲”作为目标定向。“每天吃饭睡觉都思考着关于戏曲的问题,各类专业书翻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为了攻下考研英语整夜睡不着,然后爬起来记单词、背语法和课文。”1987年8月他走进了南开大学艺术系攻读戏曲研究生,毕业后于1990年到河南师范大学任教,并于次年被评为讲师,1996年升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他又在职攻读了南京大学戏曲博士,最后到华侨大学文学院语文部任教至今。

常言:付出总有回报。马华祥教授2007年荣获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的作品《中国民间歌谣发展史》、《明万历抄本〈钵中莲>剧种归属考辩》均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河南文学史》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明万历弋阳腔〈钵中莲>曲律辨析》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他主持“面向21世纪汉语文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获河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参加“面向21世纪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多年来,马华祥博士向国务院、省申请的项目因其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威望都获得批准。今年他申报的《弋阳腔传奇演出史》“三报三中”,他将继续在戏曲的路上探索,同时激励玉师人挖掘中国古典戏曲,深度感受戏曲的魅力。“一艺尖,吃穿天”

“一艺尖,吃穿天”,这是马华祥博士的人生格言。他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探索之路给记者作了相关阐释。他说,这句话实质上来源于玉林方言,是在玉师读书时和对戏曲的一路探索得出的深彻感悟。“一个人样样都懂,但不精通,其实是很平庸的表现;一个人也许很多方面都不了解,但倘若他掌握了一门手艺,一门能让他生存下来的手艺,那他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样样会,无一精,将一辈子受穷。”马华祥博士严肃地说,“在一个方面要精要尖,这样才算真本事。”

马华祥博士回忆了玉师的往昔,慨叹她的发展之迅速。“如今,玉师规模拓展了,队伍壮大了,变化更大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玉师人应谨记校史,以学校为荣,团结奋进。”在采访最后,他对玉师学生寄予厚望,希望广大学子在玉师温暖的怀抱中,在桂东南这片热土上,不仅见证她的迅速成长,更要把握和珍惜时光,深入挖掘自己的特色,“钻一艺,尖一艺,长一智”。